從生活需求而生的自然用品
我總是情不自禁地被民族學博物館吸引。
早期先民的衣服、袋子,那純手工的編織、天然的材質與迷人的質地,是現在重金也難買的奢侈品。
有一天在博物館中看到原住民早期的四角網袋包,用苧麻與藤編織而成。
原住民古老的網袋包,多為男人上山打獵裝獵物之用,最大容量甚至可容納一隻山羊或山豬,網袋的兩側四邊特別編製兩個袋耳,這是用來加上雙肩背帶背負使用。
我總覺得從自身生活所需中應運而生的用品最具魅力。
(台灣太魯閣族負網袋)
就這樣,有一天讀到 Making 雜誌裡,美國設計師 Julie Weisenberger 的作品 " Knitted 4-corner bag " 好像是上天把以上的願望通通完成,在這個四角編織包。
Julie 是一位知名織圖設計者,出版過的織圖至今超過一百多種,也是編織工具、織圖與教學品牌 "COCOKNITS "的創辦人。
(圖片來源:COCOKNITS)
Julie的風格非常簡潔優雅,設計也並非徒具形式,反而著重於多數人都能適合穿戴,並在功能上反覆推敲琢磨。
這款四角編織包的發想,源自於Julie覺得很多提袋的容量不夠,開口處也太小,不容易隨手拿取物品,她後來從 "摺紙 " 的技術中得到了靈感,經過多次修正,才設計出這個收納容量具延展性,令她滿意的提袋。
這樣率性又自然的包包,當然要搭配天然的纖維
於是我們選擇了:印度村落手捻棉線、阿薩姆的野蠶絲線、喜馬拉雅的手捻蕁麻線、植物染亞麻線。
這些手工的線材,為什麼總是這樣打動我的心,帶給我許多的喜悅呢?
我覺得還能保有著手工捻線與染色的地方,雖然是經濟上較為弱勢的地方,但是因此他們仍保有著某些幸福與幸運。當我們對於太多的機器製品漸漸麻痺的今日,他們還能保有這樣打動人心的織品,這些線就像是生長於當地的茁壯植物。
而植物染的色彩無法做到每一批都一樣,我們只能跟染色的師傅說,不一樣沒關係,只要顏色賞心悅目即可。人怎麼可能去要求自然中的色素每一片葉子都是相同的呢?
對於天然的纖維、自然植物染色彩的好奇,北方牧人的探索不曾停止。但是這樣的線材應該怎麼讓大家還能繼續使用呢?
能夠找到契合的作品,讓人們看到這些線材的魅力,才能讓這些線材能繼續的活在人們的視野中。
COCOKNITS x SHANGDROK 北方牧人
1份織圖,3款織法,10色線材與質地,製作最適合自己的提袋
北方牧人與COCOKNITS合作,將這款 " Knitted 4-Corner Bag / 編織四角包 " 織圖中文化,再搭配天然的纖維線材做為材料包,希望能將這個提袋與各種自然纖維,更多的被大家認識與使用。
※本織圖適用有編織基礎者。當中會運用到three-needle bind-off收針法。
這一份織圖包含三種織紋,北方牧人為你搭配好四種配線/織紋的組合,方便體驗各種天然纖維與編織的樂趣。當然,你也可以自行選擇喜愛的線材與織紋,組合出自己最喜歡的款式。
平針版 搭配 蕁麻/野蠶絲
如同原始部落的網袋包,
野生手捻的纖維,最有草莽野性之美
(蕁麻+Muga野蠶絲線/大尺寸)
(蕁麻線/小尺寸)
四角包結構簡介
(編織示範&影片製作by Lucid Islet Knitting L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