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毛氈:一個聚小成眾的故事
我們或多或少都做過這件令人懊惱的事情:把純毛的毛線衣丟到洗衣機裡頭,然後一件漂亮蓬鬆且大小合宜的毛線衣就毀了,變得又硬又小,甚至根本穿不下了。
這件事情雖然令人懊惱,但也不得不令人驚嘆,毛怎麼這麼神奇啊!(到底有多少人會在這種懊惱狀態下還驚嘆得起來?)
是的,就是這麼神奇,這種奇妙的性質好像很容易在不經意的意外中才被人發現,就像有些鄉野傳說,說毛氈的發現,是過往人們在逃難時,將羊毛放到簡陋的涼鞋下墊著走比較不會起水泡,或者放到沒有馬鞍的馬背上騎跨下比較不痛,然後在過程中透過不斷的擠壓與摩擦,加上熱與汗水,毛氈就這麼產生了。
我們現在製作毛氈或許不用擔心被人追殺,但毛氈製作確實是需要剛剛那些故事中的各種元素:鬆散的動物毛、潮濕或水分、不斷的熱壓與摩擦。
傳統上,牧民在草原上會鋪一個巨大的皮囊或竹蓆,再把羊毛(有時候會糾結成一團一團)撕成比較疏鬆的狀態一層一層的均勻撲滿整個平面,白色的羊毛在陽光下看起來還真像個晶瑩剔透又蓬鬆無比的雲上床鋪。
這個步驟之後,就要開始在上片倒上一壺又一壺的熱水,加上不少的肥皂,把這些散毛、熱水與泡沫像做壽司般的捲成一大捲。接著就是無止盡的滾動。 當然也少不了休息、聊天和喝茶吃點心。
滾動的動作常常是一排人跪在毛氈捲前,用手的前臂一起有節奏的持續來回推動,時不時打開檢查氈化的情況,並且補充熱水和泡沫。搓毛氈是有歌曲的,雖然歌詞好像很多時候只是在數數字,但配上無事不愛玩的藏族娘娘,唱毛氈歌也能笑聲不斷。
就這樣搓上一千五百下,毛氈逐漸成行。高原上充滿勞動的一天又這樣渡過了。
聚小成眾的故事,說的不只是那些被搓成毛氈的羊毛們,說的也是那群高原娘娘們一起生活、一起勞動和一起歡笑的故事。
話說回來,羊毛雖是傳統製作毛氈最常見的材料,不過工坊裡我們也使用很多犛牛絨。它雖然柔軟舒服,但它的短纖卻也要大大地考驗鋪毛人的耐心與手藝。鋪毛要求非常薄的圍巾,真的是犛牛絨毛氈產品中的極致考驗,就算經驗豐富的娘娘,如果當天有些心事或狀況不佳,那麼圍巾就會很忠誠的反應那樣的心境。
影片攝影&剪接:Jared Yeh @ Wooehmoeh films